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数据类型关键词关键词来源更新时间
材料

超支化树脂改性环氧涂层系统:选取性能优良的超支化分子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自制的色漆混合制得水性环氧色漆作为涂层系统的底漆与中间漆,选用耐光老化优良的自制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水性漆作为面漆,制得底、中、面三层涂层的涂层系统。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基于PVAc的醇解,通过控制氢氧化钠的甲醇(碱醇)溶液用量,制备得到了低醇解度的PVA,醇解度范围30-70%,其颗粒可在水中分散溶胀,加入水性固化剂,可成膜。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利用烷基三氯硅烷封端双羟基PDMS,再将其与羟基丙烯酸树脂反应,将PDMS化学键合至丙烯酸树脂链段上,然后与异氰酸酯固化剂固化得到排液自洁涂层。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基于氟改性SiO2纳米粒子的聚硅氧烷Pickering乳液制备。 用无水THF作为反应溶剂,FDTS作为改性剂,根据FDTS用量不同,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表面润湿性的改性SiO2米粒子。通过调控Pickering粒子的种类、与两种硅油的质量和之比来制备不同的聚硅氧烷Pickering乳液。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1)采用“二次模板”法制备,首先使用20 um PS 微球制备出逆反射结构色薄膜(RSCF)[5]模板(一次)。然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预聚体及其固化剂按照10:1 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涂敷在20 um-RSCF 模板上,静置2 h 待气泡消失,置于50摄氏度 干燥箱中加热24 h 后揭下,制备出上层PDMS 模板(二次);

(2)将75 wt%的A 胶与25 wt%的B 胶混合均匀后,涂敷在PDMS 模板上,之后将整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脱气10 min 以去除气泡;

(3)将整体放置于60摄氏度 干燥箱中加热3 h 后,升温至100摄氏度 继续加热1 h,待冷却后揭下PDMS 模板,即可得到具有单面穹顶(直径为20 μm)单层阵列结构的形状记忆逆反射结构色薄膜;

(4)将薄膜的一半放置在载玻片和具有空心“D”图案的掩模板中间形成“载玻片-薄膜-掩模板”的三明治结构,一起放入平口钳中;

(5)整体放置于85摄氏度 干燥箱中预热30 min 后热压5 min,保压状态下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一半无图案,一半有“D”图案的PRSCF(20 μm-PRSCF);

(6)同样,使用带有空心“F”图案的掩模板处理10 μm-薄膜,使用带有空心“U”图案的掩模板处理15 μm-薄膜,可得到一半无图案,一半有“F”图案的10 μm-PRSCF 和一半无图案、一半有“U”图案的15 μm-PRSCF。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在棕色三颈烧瓶中,加入2,2,3,4,4,4-丙烯酸六氟丁酯(HFBA)、UV可逆交联剂CA、三氯甲烷、安息香异丁醚(BIE)和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FAS-12)组成的油相与0.2 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40 g去离子水组成的水相。混合液在1000 rpm转速下乳化50 min。将得到的稳定O/W乳液转移至120 mm结晶皿中,在365 nm紫外灯(100 mW cm−2)下聚合90 min。所得微胶囊在5000 rpm转速下离心5 min,分别使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两次。

有机-无机杂化水性功能涂料 2023-12-03
材料

在本项目资助下研发的一款新型的可降解医用锌合金材料

新型全降解锌合金血管支架研发及其临床应用基础研究 2023-02-14
材料

自己设计焊材成分。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冶炼三种不同V含量的25 kg的合金钢锭,对其进行扒皮和切冒口处理后,将其放在热处理炉内进行1100 ℃保温1 h处理,之后将其锻造成直径45 mm的圆棒。将圆棒在(1120±20) ℃温度下保温1 h,采用热连轧工艺轧制成直径8 mm的盘条。对盘条进行酸洗,经多次拉拔处理后得到直径1.23 mm中间丝,对直径1.23 mm中间丝表面进行镀铜,并对镀好Cu的焊丝进行表面处理,最后,经过抛光拉拔后得到直径1.2 mm镀铜焊丝。采用TA 1400焊接机器人进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每焊完一道都需打磨表面,一共焊接三层九道。焊接电流200-250 A,焊接电压25-28 V,焊接速度300 mm/min,保护气体为80%Ar+20%CO2,道间温度80–110 ℃,预热温度60-80 ℃,气体流量20 L/min。

采用钨极氩弧焊工艺(TIG),焊接电流为180A,焊接电压为14V,钨极尺寸为3.2mm,Ar气流量为15L/min,焊接速度为0.1m/min,送丝速度为1.0m/min,层间温度100-200℃。

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特厚钢板强韧化机理及性能均匀性控制技术数据集 2021-12-02
材料

通过实验室的试制、中试及大工业的试制,成功开发出了应用于工业大生产的厚度从14mm-80mm的钢板的化学成分体系、热轧及热处理工艺。生产的钢屈服强度≥690MPa、延伸率≥18%、室温屈强比<0.85,-40℃低温韧性≥69J、屈服强度(600℃)≥2/3屈服强度(室温)。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低C高Cu高Ni微合金设计体系,添加适量Cr、Mo、NB、V、Ti等。采取2阶轧制的工艺,轧后的开冷温度控制在700℃能够获得以板条贝氏体(LB)为主的热轧组织。通过临界回火的热处工艺获得逆转变奥氏体,足够含量的合金在奥氏体中的富集使得部分奥氏体能够稳定到室温,稳定约8%的残余奥氏体(RA),其余部分逆转变奥氏体在回火空冷过程中则转变为粒状的贝氏体(GB)组织,形成LB+GB+RA的多相组织。LB为组织中的硬相,而GB+RA为组织中的软相,能有效降低钢的屈強比,而RA的存在能使得韧性及塑性都大大提高。进一步通过400℃的低温回火钢能再次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及延伸率,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屈強比。通过临界回火处理能获得的残余奥氏体组织不仅室温下能提高钢的塑韧性,而且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分解,析出纳米渗碳体颗粒能提高钢的耐火性能。

建筑结构用抗震耐蚀耐火钢-多场耦合服役环境下抗震耐蚀耐火钢的材料设计理论研究数据集 2021-12-02
材料

通过实验室的试制、中试及大工业的试制,成功开发出了应用于工业大生产的厚度从14mm-80mm的钢板的化学成分体系、热轧及热处理工艺。生产的钢屈服强度≥690MPa、延伸率≥18%、室温屈强比<0.85,-40℃低温韧性≥69J、屈服强度(600℃)≥2/3屈服强度(室温)。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低C高Cu高Ni微合金设计体系,添加适量Cr、Mo、NB、V、Ti等。采取2阶轧制的工艺,轧后的开冷温度控制在700℃能够获得以板条贝氏体(LB)为主的热轧组织。通过临界回火的热处工艺获得逆转变奥氏体,足够含量的合金在奥氏体中的富集使得部分奥氏体能够稳定到室温,稳定约8%的残余奥氏体(RA),其余部分逆转变奥氏体在回火空冷过程中则转变为粒状的贝氏体(GB)组织,形成LB+GB+RA的多相组织。LB为组织中的硬相,而GB+RA为组织中的软相,能有效降低钢的屈強比,而RA的存在能使得韧性及塑性都大大提高。进一步通过400℃的低温回火钢能再次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及延伸率,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屈強比。通过临界回火处理能获得的残余奥氏体组织不仅室温下能提高钢的塑韧性,而且在高温拉伸过程中分解,析出纳米渗碳体颗粒能提高钢的耐火性能。

建筑结构用抗震耐蚀耐火钢-多场耦合服役环境下抗震耐蚀耐火钢的材料设计理论研究数据集 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