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红沿河核电典型—大气腐蚀及防护对策研究
2013-05-30 13:37:33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

  红沿河核电典型材料的大气腐蚀及防护对策研究

  随着核电建设的大规模开展,随之带来的核电腐蚀问题也逐步突显。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结构材料和设备经常暴露于海洋大气中,腐蚀问题非常突出,而且贯穿于核电站的初期选址、设计选材、设备制造、运输存储、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直至退役的全过程。因此,充分认识大气腐蚀的危害性,获得大气腐蚀的基础性数据,为开展后续的核电防腐提供措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针对正在建设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出现的腐蚀问题以及今后运行的防腐迫切需求,提出“红沿河核电典型材料的大气腐蚀及防护对策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对核电厂所处的大气环境腐蚀性进行等级评价。通过监测大气中Clˉ和SO2沉降率;通过核电典型材料的大气暴露试验和实验室模拟加速腐蚀试验,获得典型材料的腐蚀数据;为核电厂的防腐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红沿河地区全年大气氯离子的平均沉降率为5.735mg/m2d,大气氯离子的等级为S1级,该地区的氯离子浓度与其它海岸地区的相比并不高。全年SO2的平均沉降率为41.16mg/m2d,大气中的SO2等级为P2 级,其中1月份甚至达到了P3 级。这表明红沿河地区不仅具有典型的海洋大气环境特征,同时含有较高程度的SO2污染。这是红沿河核电厂结构材料及设备发生严重大气环境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2)获得一批核电常用金属材料在红沿河大气环境中的初期腐蚀数据,依据碳钢、纯锌、纯铝三种典型金属材料现场暴露一年的腐蚀率,并参照GB/T19292.1-2003对红沿河地区大气环境腐蚀性进行分级,除纯铝的年腐蚀率达到了C4级外,两种低合金钢和纯锌的年腐蚀率均为C3级。

  (3)红沿河核电厂现场使用的C30和PS40两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及其抗盐冻性都很好,且PS40的性能优于C30。两种混凝土均适合于寒冷北方的海洋大气环境中使用。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