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Scientific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侯保荣院士:警惕海洋里的隐形"杀手"
2015-05-15 10:18:45 作者:丁佳来源:
    “腐蚀是一种悄悄进行的破坏,由腐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腐蚀过程是金属氧化的过程,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同这个看不见的敌人作了一辈子的斗争,他对腐蚀问题的巨大危害深有体会。
 

 
    2001年美国发布的第七次腐蚀损失调查报告显示:1998年以来美国因腐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1%。“如果按照3%计算,我国在2014年的腐蚀损失约2万亿元,这远远高于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和。”侯保荣院士说,在各种腐蚀中,海洋属于腐蚀性最高的环境,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海洋腐蚀所引起的事故也不断发生。
 
    侯保荣院士在国内看到的海洋腐蚀实例就更加触目惊心。“在腐蚀最严重的浪花飞溅区,国产钢材的平均腐蚀速度约为每年0.5毫米。”侯保荣院士说,“现阶段,几乎所有现役港口、码头等处于严酷环境下的钢铁设施都面临着严重的腐蚀威胁,我国各类钢铁结构的腐蚀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这一领域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差不多有20年。”
 

 
    2014年,由侯保荣主持的全国第一次腐蚀调查工作得到了中国工程院的资助,立项为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腐蚀调查委员会,由20多名院士组成,将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国腐蚀成本进行普查,相关研究报告将直接报送国务院。
 
    在腐蚀防护技术层面,侯保荣等人研发的针对浪花飞溅区的复层矿脂包覆技术,以及针对螺栓螺母、桥梁钢索等异型节点的氧化聚合包覆技术均已取得重要突破,目前正在国内外多个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以复层矿脂包覆技术为例,它可以对低潮线下1米与高潮线上2米的浪花飞溅区和潮差区提供长效保护。此外对于其他恶劣环境中的钢铁设施,如埋地管道等,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对表面处理的要求低,可以直接带水、带锈施工,耐冲击性能优良,能够防止海洋生物的污损,同时重量轻,绿色环保。
 
    尽管这些防腐技术在示范工程中表现出色,但是侯保荣院士仍然觉得,国人对主动防腐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腐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项目负责人目光短浅,只希望自己在位时不出大问题,就不会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很多人对这项技术也不甚了解,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侯保荣院士呼吁,国家对腐蚀问题应该加大宣传,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为挽回国家的腐蚀损失共同努力。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